在抖音创作中,掌握平台规则是内容安全的底线。除了常见的违禁词外,近期抖音系统升级后,一批“隐藏敏感词”被重点监测,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限流、封号甚至扣除保证金。以下是必须规避的敏感词类型及案例,创作者务必收藏自查!
一、抖音敏感词“雷区”全解析:千万别踩!
1. 不文明/人身攻击类●
典型词汇:装逼、草泥马、绿茶婊、傻X、NC等低俗脏话,以及地域歧视、性别歧视词汇(如“娘炮”“女司机”)
●
风险场景:直播间争吵、评论区带节奏、恶意攻击他人
2. 极限夸大/虚假宣传类
●
典型词汇:
○
绝对化表述:国家级、全球第一、100%有效、永久修复
○
夸大效果:秒瘦10斤、一夜暴富、必过考试
○
时间误导:限时秒杀(无具体时间)、仅此一次(实则循环使用)
●
风险场景:商品宣传、教育培训、投资理财类内容
3. 医疗/保健伪科学类
●
典型词汇:
○
普通商品宣称医疗效果:祛疤、降血压、排毒养颜
○
保健品虚假承诺:包治百病、抗癌神药
○
封建迷信:算命转运、招财进宝、化解小人
●
风险场景:化妆品、食品、饰品带货时借用医疗/迷信概念
4. 诱导消费/欺骗用户类
●
典型词汇:
○
点击有惊喜、扫码领红包(实际无奖励)
○
恭喜中奖、免费送iPhone(需转发/付费)
○
刺激焦虑:再不买就涨价、万人疯抢库存清零
●
风险场景:直播间促销、短视频引流
5. 暴力/色情/违法类
●
典型词汇:涉黄暗示(如“激情视频”“成人用品”)、暴力威胁(“弄死你”“砍死”)、违法交易(“代开发票”“卖考题”)
●
风险场景:标题党、擦边球内容、非法商品推广
二、隐藏敏感词预警:这些“模糊地带”更易中招!
1.谐音/变体词:如“玛拉戈壁”(谐音脏话)、“绝绝子”(疑似夸大)、“老铁双击666”(诱导互动但过度频繁)
2.
行业特定敏感词:
○
美妆:特效、全效、一洗白、溶脂
○
金融:保本保收益、零风险投资
○
教育:包过、押题、原题重现
3.
新政策严控词汇:
○
抽奖类:口头抽奖(“抽10个送手机”)、福袋诱导(“刷礼物必中iPhone”)
○
导流词:微信、QQ、淘宝链接(未经报备的私域引流)
三、创作者如何安全避雷?
1.工具自查:使用第三方工具(如“抖音违禁词检测助手”)提前筛查文案
2.
替换策略:将“国家级”改为“行业优选”,将“秒杀”改为“限时特惠”
3.
数据监测:关注同行被封案例,定期学习平台最新规则(如抖音创作者学院)
4.
合规表述:突出“效果真实可验证”,避免绝对化承诺
警惕! 抖音算法正通过AI+人工双重审核,对敏感词识别更精准。创作者需时刻保持内容合规意识,才能在流量竞争中行稳致远。